1990年8月,滿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憧憬,宋硯清老師踏上了三尺講臺。30年來,她愛崗敬業,勇挑重擔,不計得失,嚴于律己,寬以待人,深受學生、同事喜愛,教育、教學與科研成績斐然:多次榮獲市級、校級“優秀教育工作者”、“優秀班主任”稱號和國家、省、市級學生技能大賽“優秀指導教師”稱號;出版專著兩部(一部獲“常州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”)、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近10篇、完成各級各類課題及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近20項。她還積極投身公共服務,擔任數字經濟學院二級督導組組長,督導組連續兩年榮獲學?!皟炐愣壎綄ЫM”稱號。三十年如一日,宋老師始終秉持“杏壇耕耘丹心育桃李,一路踐行智慧潤人生”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。
熱愛事業,有教育情懷
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,宋老師就特別喜歡教師這個職業。三十年來,她始終把“教書育人”作為自己最摯愛的事業,始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、親人。她常說“當家長們滿懷希望地把孩子送到學校,他們是一個個孩子,但分散到每個家庭,他們就是一片天。”所以,她時刻感覺著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!她時刻提醒自己:一定要堅守自己摯愛的事業,一定要用更多的成就和奉獻來捍衛教師的尊嚴、圣潔和偉岸! 三十年來,宋老師熱愛著、堅守著、幸福著!
愛護學生,有仁愛之心
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,有愛才會有教育,但是教師更需要具備科學的愛學生的能力。宋老師秉持每朵鮮花都會盛開的理念,尊重每位學生,對每位學生都“頌善于公堂,歸過于密室”。她慈祥地攙扶每個跌倒的孩子,傾聽他們的意見,體會他們的感受,包容他們的缺點,分享他們的喜悅。
“愛你,就深深地凝望著你”成了宋老師愛學生的名言。為了跨越代溝,走進學生的心里,她經常深入學生進行個別談心,了解他們的思想、學習、生活狀況,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,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,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,引導學生成長、成才。
宋老師還用生活智慧來引導學生們學會做人、學會做事、學會沉靜、學會反思。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當學生之間缺乏真誠互助時,宋老師提醒他們“被人需要也是種幸福,做個恩澤別人的人”;當學生缺乏目標,迷茫無助的時候,宋老師提醒他們“拯救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過去”;當學生之間因小事鬧矛盾而悶悶不樂時,宋老師提醒他們學會“修煉美麗”,化掉戾氣,修練祥和。宋老師把對學生的教育化成一句句溫暖的語言,它們如雨絲潤入了學生的心田。
修煉自我,有扎實學識
學生、家長和學校的認可促進了宋老師的個人發展,成就了宋老師的工作業績,她始終不斷地學習、反思、提升、創新,不敢有半點懈怠。
宋老師始終堅持各種形式的專業理論學習,主動了解和跟蹤本專業最新動態,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科研水平。她通過學習內化、學以致用,不斷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。她堅持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,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,已出版專著兩部、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多篇、主持完成各級各類課題及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近20項,多次獲國家、省、市級學生技能大賽“優秀指導教師”稱號。
“一支獨秀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”,在團隊中,宋老師積極發揮著老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,甘當人梯,不計得失,樂于奉獻。作為數字經濟學院二級督導組組長,在經常性的與老師們的交流與探討中,她感受著不同年齡層次的老師們的感人故事,感受著數字經濟學院“互助共享、合作共贏”的文化氛圍,她用團隊精神不斷地激勵著年輕的教師們。
一路踐行,做最美教師
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與奉獻,三十年來,宋老師辛勤耕耘,一路走來,一路收獲。
冰心先生曾經說過:“情在左,愛在右,走在生命的兩旁,隨時撒種,隨時開花”。宋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花匠,她培育了一季又一季的祖國花卉,始終堅持“杏壇耕耘丹心育桃李,一路踐行智慧潤人生”的理念,做最美教師,做最美自己。(圖文/林菊潔 朗讀/蔣均憶 審核/趙宇萱)
——“最受師生歡迎的老師”系列(二十二)